close

  文/蔣敬詩
  沒有一點點防備,也沒有一絲顧慮,你就這樣突然說拜拜了。
  這是典型的李娜式的表達方式。簡單、直接,而且並不顧及他人的感受。其實圈內人都知道李娜打不動了,但在首屆武網開賽前的節點說“姐不耍了”,還是讓大家猝不及防。家鄉的賽事本來需要娜姐撐門面,這下組委會的焦頭爛額可想而知。就像婚禮開始了,新娘卻落跑了,你說這叫什麼事兒。
  但是一切在李娜這裡,或許都像那首歌唱的那樣——“天邊飄來五個字,那都不是事兒”。愛誰誰,李娜從來都不看別人的臉色,也從來不會委屈自己來成全他人。正是這鮮明的個性,成就了在中國運動員中獨一無二的娜姐,也讓她背負了最多的爭議。
  看看李娜之前的中國體育旗手,劉翔永遠在欲走還留,姚明則最正統的紳士式告別。只有李娜,似乎她的詞典里沒有“人情世故”幾個字,她的來與去,用時髦的話來說“都是聽從初心的召喚”。不能說李娜是故意在擺家鄉球迷一道,因為之前在德國的檢查,李娜的雙膝的傷在加重。既然已不能堅持,那還不如乾脆地揮手再見。這符合李娜的性格。一般人或許會選擇比賽中亮亮相,然後再傷別,這樣對大家都有交代。但如此的假設,在李娜這裡根本行不通。
  很難評價李娜的決定是對或錯,或許一切都因為“她是李娜”。
  李娜的離去,意味著中國體育再次失去國際形象代言人。儘管“單飛”的李娜認為網球是她自己的事業,她本人並不情願成為這個代言人,但她中國運動員的身份,使得她比和她同等水平的網球手收穫的要多得多,否則兩個大滿貫冠軍獎盃並不能撐起那麼多的名和利。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  李娜之後,或許中國還會出現比李娜更優秀的網球運動員。沒有不可能,她就像一團火炬,照亮了那些“小花”或“小小花”未來的道路,李娜完美地詮釋了“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”。這是她之於這個網球土壤匱乏的國度的最大意義。但李娜之後,也幾乎肯定不會出現“李娜第二”了,她是變革時代的一朵奇花,她的尖銳是她的防身武器。在未來,隨著我們眼界的開闊,我相信新一代的網球手會更加心平氣和地看待網球和周圍的世界。
  從這個意義來說,李娜之後,再無李娜。  (原標題:李娜之後,再無李娜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73tklat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